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五道杠少年”栽在了信息过度包装
www.fjnet.cn?2011-05-09 10:35? 陈昕瑜?来源:青年时报    我来说两句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武汉一家制药厂的补钙产品的广告词,因为极富煽动性,以致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家喻户晓。生活在武汉的“五道杠少年”黄艺博的父母想必受到过这句广告词的盅惑,不仅没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让孩子跑在前头,黄艺博胳膊上炫目的“五道杠”就是让他们感到骄傲的成果。

直到“五一”小长假前,他们都在陶醉于这个杰出成果给他们带来的惊喜,收获掌声和鲜花,接受街坊邻里的羡慕甚至妒忌,这是一种恰如其分的情感刺激,类似肉体上的轻轻抚摸,只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就能适度唤醒容易麻痹的斗志,让孩子沿着他们设计好的轨迹一步一步前行。

可网络,该死的网络,扰乱了节奏,打破了宁静。孩子在网络上的爆红场面,让他们完全没有心理准备,“长得有些官相,文字有些官腔”竟然成了负面价值判断,甚至连“2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这样宝贵的育子心经,竟然也受尽了网友的嘲弄。原先认可并追求的美好价值以及可以预期的光明未来,在网络世界里被彻底颠覆,乾坤颠倒,天旋地转。

直到昨天,也许今天和明天,“五道杠少年”仍在继续发酵,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这同样是一个惊喜,同时也耐人寻味。至少,没有遇到外在的阻力和干扰,使事件得以顺畅的呈现。梳理萦绕此事的纷繁信息,真相渐次清晰:一、“五道杠少年”是个普通的孩子,他引人注目之处不在于他出类拔萃,而在于他选择了一条与别的孩子不同的道路;二、“五道杠少年”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尽管其家庭有公务员背景,但作为客居武汉的河南人,他们能够调动的资源相当有限。既没有“他爸是李刚”的威名,也没有“药八刀”父亲的能量,甚至做不到《时差7小时》主角“妞妞她爸”那样,让孩子在某大台百媚千转、一诉衷肠。面对舆论的空前压力,这个家庭孤军奋战,左支右绌;三、应该看到舆论的善意。尽管网络上有恶搞和戏谑,但批评的矛头主要是其父母而不是孩子。此外,公众还对武汉市的“五道杠”这种所谓的制度创新提出了质疑。

网络和现实在很多时候表现出分裂,“五道杠少年”的成长路径在网络世界受到排斥和否定,在现实生活中的境遇也许完全相反。这更容易让“五道杠少年”及其父母产生困惑。其实,这样的背反状态恰恰表现出公众对“政治动物”与“政治人物”认识上的差别。人们在现实中可以接受一个熟人社会中的“政治人物”,哪怕他是少年,但不能接受一个虚拟化的“政治动物”,何况他只是一个少年。黄艺博的父母没有把握好两者的区别,而“2岁看《新闻联播》”这样略带夸张的信息识别无疑加深了人们对“政治动物”的恐惧,这是深层次的社会心理恐惧,人们会想到“天马行空”的林立果,会想到“又红又专”背后的单向甚至专制思维的土壤。

对“政治动物”的恐惧,并不意味我们的社会不需要“政治人物”。“五道杠少年”本身只是一个信息识别符号,但其父母对这个信息的过度包装让他栽了跟头,给人培养“政治动物”的错觉,舆论的排斥和否定自在情理之中。对这个家庭而言,不能不说是教训。把孩子培养成“政治人物”无所谓对错,但真正的“政治人物”,首先应该是一个关心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他应该有人性和情怀,应该和其他孩子一样在成长为公民的轨迹上公平的起跑和赛跑,而不是以走捷径的方式“抢跑”和“领跑”。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