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民营美术馆“活”起来才能活下去

2017-12-21 17:34:31?杜建锋?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近日,上海又一家巨型私人美术馆———由厦门籍企业宝龙集团打造的宝龙美术馆揭开神秘面纱,成为2017年国内私人美术馆浪潮的压轴之作。一时间,国内民营美术馆的发展,引发各界聚焦。记者注意到,在厦门,近来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营美术馆,这些美术馆各具特色与亮点,丰富了城市文化艺术元素;同时,它们也有自己的发展困境:缺钱,经营模式相对单一。(《海西晨报》12月21日)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民营美术馆越来越多的出现,丰富了城市文化艺术元素,也让厦门变得更加具有文化内涵。然而,民营美术馆繁荣的背后,却是发展的困境——缺钱。如何让民营美术馆不为“钱途”而担忧,从而变得更有前途,笔者以为活下去的途径是“活”起来。

经营理念要灵活。艺术不应是高冷的,而是大众的。只有飞入寻常百姓家,艺术才具有恒久的魅力。因此,民营美术馆要活的滋润,就需要走进民间。事实上,民众对于艺术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庞大的。民营美术馆完全可以联合学校、教育机构等举办各种美育活动,让名家名作进校园,让艺术走进学生中间、民众中间。受众群体扩大了,就意味着美术馆生存发展的土壤厚重了。

经营方式要灵活。民营美术馆的运营资金主要靠自己筹集,那么,就需要在“营”字上做足文章,打造一个良性文化产业链条有利于民营美术馆的生存与发展。不仅要有名家名作,更要有普通市民交流提高的空间,比如讲座等等;除了办展览、售门票,还要在艺术衍生品、创意设计等方面下功夫。总之,“互联网+”时代,要有产业链意识。除此,思维也要灵活,比如可以运用数字创新让展品与观众互动起来,增强观众的切身体验,使普通人都能够分享文化大餐。

文化是城市的根。民营美术馆的发展也绝不仅是民营美术馆自身的事,它也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相信有了自身努力和相应的政策支持,民营美术馆的春天很快就会真正到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