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品牌部 > 全福游 > 媒体关注 > 正文
壳丘头遗址群:向海迁徙的第一块踏板
2020-02-17 11:50:21? ?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陈朝兰

距今6000年前后,人类开始有组织、有规模地向沿海岛屿迁徙,这是人类开发海的开始,而壳丘头文化遗址的时间点和南岛语族向海洋迁徙的时间点刚好吻合,壳丘头先民在地理和时间节点上最具备向海洋迁徙的条件。

前世传奇:探寻福建海洋文明基因

讲述人 范雪春(福建博物院研究员、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院长)

平潭壳丘头遗址,考古定性为福建海洋文化肇始的地方,是闽台史前文化之源,是目前福建沿海地区发现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也是台湾海峡西岸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平潭也因此被考古学界认为是研究南岛语族起源地的关键区域。

距今6500多年前,壳丘头处于山麓与海湾间的台地之上,北依低矮的马后埔山,南面为古海湾滩涂,海拔仅5米,地势平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东临海湾不足百米,北为连绵低矮丘陵,是依山面海的好地方。

这里为壳丘头先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天然资源,成为海岸边一处理想聚居的地方。先民在此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史前海洋文化,考古发掘佐证了壳丘头的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的采集渔猎生活。

平潭地处闽江口,四面临海,与台湾隔海相望。考古专家在壳丘头遗址挖掘出大量的海生贝类、鱼类骨骼,说明捕捞是当时一项更重要的食物来源,故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海洋性适应型经济。先民利用骨锥、骨匕和凹石,通过撬取或砸击的方式,获取贝壳中的肉质。

遗址群还发现以平面呈梯形的小型石锛为代表的磨制石器,此外还有少量的穿孔石器。生产工具中石锛普遍较小,小者长度仅有3.5厘米,很难作为单体农业工具使用,而应是作为装柄的复合工具,用来采集或攫取食物,更有可能是用于修房、造独舟破木的木工工具。

食物需要器皿盛放。壳丘头先民在获取食物后,使用支座支起硕大的陶釜烹煮。当时,陶器外表的纹饰虽然简单,但种类不少,包括压印贝齿纹、戳点纹、刻划平行条纹、指甲纹、镂孔等,总体上陶器颜色以灰、黑、灰黄、红、褐色为主,明显火候不匀,温度不高,但其装饰体现了壳丘头先民原始的审美观念。

壳丘头文化并非孤立存在的,相似的史前遗址曾见于福建发现的平潭祠堂后遗址、南厝场遗址、闽侯昙石山遗址下层、溪头遗址下文化层等。另外,南至广东、东到台湾,皆存在与壳丘头文化特征相似的文化类型或遗址,说明此类遗存于中国东南,甚至可以将眼光投向更远的越南所在的中南半岛,那里是东南土著的文化,是其后形成的百越族群的祖先型文化。

壳丘头文化正处于南岛语族离开大陆向海洋迁徙的历史时期,因其文化面貌反映了该地区史前文化向岛屿扩散的迹象和趋势,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南岛语族研究的热点区域。

距今6000年前后,人类开始有组织、有规模地向沿海岛屿迁徙,这是人类开发海的开始,而壳丘头文化遗址的时间点和南岛语族向海洋迁徙的时间点刚好吻合,壳丘头先民在地理和时间节点上最具备向海洋迁徙的条件。

20世纪以来,考古学家、语言学家、民族学家以各自的方法相互结合,认为南岛语族的起源地在亚洲大陆的东端,甚至确指是中国的东南沿海。值得一提的是,林惠祥与凌纯声两位老先生首次指出了中国东南的百越族群是马来人的起源,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将中国东南与南岛语族纳入了统一的土著文化共同体。

壳丘头文化与台湾的大坌坑文化之间有较多的共性,也已证实闽台之间的史前文化早在6500年前便有交流互动。著名的考古学家张光直认为,台湾最早的大坌坑文化“如果代表台湾本岛内南岛语族的祖先,那么台湾应该至少是原南岛语族的老家的一部分”,“如果(金门)富国墩文化是大坌坑文化在台湾海峡西岸上的表现,那么考古学的研究已经初步地把南岛语族的起源推上了福建和广东的海岸”。

目前,国际学术界普遍观点是:距今大约6000年前,居住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先民开始驾舟出海、逐浪而徙,第一站抵达台湾登岛而居,距今5000年左右扩散到菲律宾,之后继续向东向南迁徙,将文明的火种撒向广袤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形成了现在世界上最庞大的分布于南太平洋及印度洋岛屿的南岛语族族群。

从“原百越—南岛”一体化进程的视角来审视这一庞大的课题,壳丘头文化作为百越的祖先文化(即原百越文化),将对“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研究起到关键作用。

今生故事

六千年前逐海之地 而今再次放眼世界

□记者 王凤山 林霞 张哲昊

1958年全省文物普查,考古人员在平潭南垄村发现了壳丘头遗址,掀开其神秘面纱的一角。可惜的是,当时的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并未进行详细的考古发掘。而且,当地居民挖掘遗址上的贝壳烧制石灰,用作粉刷建筑的材料,对遗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

到上世纪80年代,福建博物院(原福建省博物馆)派出考古队,对壳丘头文化遗址进行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收获颇丰,共清理出21个贝壳堆积坑和一座墓葬,出土石器、骨器、玉器、贝器、陶器等遗物200多件。经碳十四测年,壳丘头文化遗址要早于昙石山文化遗址。

2004年,福建博物院与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夏威夷毕士普博物馆合作,开展了关于“东南史前航海术和南岛语族”的课题研究,对壳丘头文化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诸多迹象表明,早在6000多年前,这里就是平潭先民繁衍生息之地,他们在此捕鱼、采贝、狩猎,还将“生活情趣”倾注在手工制作之上……久而久之,一个个原始聚落逐步形成,文明曙光就此点燃。

2010年7月,一场“寻根之旅”令平潭走入国际视野。彼时,6名南岛语族后人(来自法属波利尼西亚)登上仿古独木舟,从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启程,赴闽寻根问祖,远航1.6万海里后,抵达平潭壳丘头文化遗址所在地。

此次旅程历时4个月,证明了从中国乘独木舟漂到南太平洋诸岛的可行性。不少学者认为,南岛语族先民极有可能是从福建东南沿海启程,经台湾岛向外扩散至太平洋各岛屿定居。在平潭发现的史前遗址,都能够找到与南岛语族先民相似的文化和生活印迹,这为“平潭是研究南岛语族起源地的关键区域”这一学术观点提供了更多佐证。

近年来,东花丘、龟山遗址等考古成果相继浮出水面,目前平潭共确认有27处史前遗址,时间由旧石器时代跨越至商周时期。2017年11月,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应运而生,这是国内首个国际性南岛语族考古研究机构,致力于探索海峡两岸人文血脉关系、南岛语族的寻根溯源等课题,扩大福建在南岛语族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

平潭综合实验区还启动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整个项目规划分为公共服务与考古体验区、核心遗址展示区、南岛语族国际文化交流区、南岛语族民俗文化村落区、乡土文化展示区、公园预留区等六大功能区。”项目负责人胡永平说,位于南岛语族国际文化交流区的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区域。

今年6月,当地将召开首届“平潭史前文化与太平洋考古论坛”,未来每年还将常态化举办,邀请两岸及海外研究学者参与,力争将壳丘头遗址群打造成为国际首个南岛语族主题考古遗址公园。

“结合现有证据,我们可以得知,平潭壳丘头遗址很可能是南岛语族先民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该遗址的发现、发掘、研究等一系列工作,为研究南岛语族的迁徙路线提供了考古学的证据。”厦门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张闻捷说,可以想象,壳丘头先民曾在这里眺望大海,一如今日平潭国际旅游岛放眼世界。

专家点评

美国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考古学家Barry Rolett:

通过在平潭壳丘头文化遗址、龟山遗址、东花丘遗址等进行调研,可以推断平潭或是波利尼西亚南岛语族海上迁徙的第一块踏板。这里发掘的数处考古遗址,以及出土的文物,都显示了平潭和太平洋岛屿之间的联系。

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羊泽林:

壳丘头文化遗址是平潭壳丘头遗址群中最早被发现的一处遗址,这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对研究闽台史前文化关系以及南岛语族起源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依托国际南岛语族考古基地,打造国内外南岛语族专家交流研究成果的学术平台,充分发掘和宣传平潭历史文化内涵。

厦门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张闻捷:

壳丘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新石器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先民的生产方式、经济形态以及社会进程提供了大量的实物材料,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东南地区的年代序列和文化谱系;对探讨新石器时期东南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互动,研究海峡两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源流,以及对西太平洋地区南岛语族的来源和传播等研究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苏文菁:

平潭壳丘头遗址代表着闽台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从考古学和历史学角度来说,这进一步验证了大陆和台湾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起源和背景,这赋予了平潭岛壳丘头遗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为两岸进一步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