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品牌部 > 全福游 > 地市动态 > 正文
一张神秘“图纸” 一颗质朴匠心
2020-07-07 08:51:26? 范陈春 陈翊群 邱丽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吴静

郑多雄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由郑多雄主持建造的位于古田县凤都镇上坪村的归里桥游万基供图

郑多雄(左)和徒弟李振展示用木棍搭建拱桥模型。马俊杰摄

郑多雄建造木拱廊桥所用的鲁班尺、锉刀等。陈翊群摄

名片

中国的木拱桥起源于北宋时期,《清明上河图》中曾描绘汴水虹桥胜景。闽浙木拱廊桥是中国桥梁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山地人居建筑遗产。它们一般建在河床狭窄处,采用单孔单跨建造技术,巧妙地将功能和形式完美融合。2008年6月,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10月,该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月13日,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福州市三坊七巷非遗博览苑,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郑多雄和徒弟李振向参观者展示用木棍搭建拱桥模型。不要寸钉片铁,通过榫卯衔接,“河上架桥,桥上建廊,以廊护桥,桥廊一体”的古老传统木拱桥梁样式,片刻间在郑多雄手中实现。

郑多雄的家乡寿宁,是全国拥有木拱廊桥数量最多的县。从年事已高的哥哥手中接过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郑多雄的工匠生涯得到延续和升华。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无声诉说着他近半世纪的匠心之路。

八代承艺,父兄皆为主墨

郑多雄位于寿宁县坑底乡小东村的“工作室”,是小山坡上一间砖混的小屋。屋里摆满了他建造木拱廊桥的工具,有鲁班尺、斧头、角尺、墨斗、锯子、刨刀、木马架、篾缆、交马等近10种。

杂物之外,一片“床板”吸引了记者。乍一看,床板上似乎满是污渍,凑近细瞧,“污渍”其实是用墨汁写成的中文数字,它们七八个一群、五六个一簇地分布在床板上。这是郑多雄造桥的神秘“核心科技”——廊桥桥面以下的“图纸”。

他告诉记者,一座木拱廊桥的营造,分桥面以下和桥面以上两大部分,大致有选桥址、砌桥台、起拱架、铺桥面、造廊屋等工艺流程,需由石匠、木匠、油漆匠等多位工匠共同完成。其中,最核心的那位木匠被称为主墨,负责塑造一座木拱廊桥的“灵魂”。

史料记载,坑底乡造桥工匠世家“主墨”由徐、郑两姓传承,第六代是郑多雄的父亲郑惠福,建造了杨梅洲桥并主持修缮了全国单拱跨度最长的下党乡鸾峰桥。第七代则是郑多雄的哥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多金。1967年,郑多金第一次担任主墨,主持建造了下党乡的杨溪头桥。不过,当时社会生产和交通建设更需要石桥、水泥桥。“哥哥自此封墨30多年。”郑多雄说。

兄弟之间的传承,用郑多雄的话说,是“机缘巧合”。2002年,原本是石匠的郑多雄跟着哥哥学习迁建芹洋乡的张坑、长濑溪两座木拱廊桥。此后,他找来木工工具,每天花上八九个小时练习砍、劈、削、弹等技术,背诵哥哥传授的建桥工艺口诀。熟练后,他又找来适合的木料,在哥哥的指导下搭建木拱廊桥模型。在旁人看来,成天与木头为伍枯燥无味,而郑多雄却乐此不疲。

“我第一次建好木拱廊桥模型,花了一个月时间。在成功之前,就是不断地失败,再不断地坚持。为了熟练掌握这项基本功,我又修造了不同尺寸的模型。”郑多雄回忆说。从建造石桥到木拱廊桥,一路走来,郑多雄也从少年走到了花甲之年。2002年至今,包括在建的,他在闽浙参与、主持建造了18座木拱廊桥。

“每个人的内心都像一块木头,想要磨炼,须得先用斧头砍一砍,再用锥子凿一凿,然后用刨子刨个光,最后用砂纸打光滑。”郑多雄说,祖传技艺到自己这儿已是第八代,“既然选择了这个行当,就有义务、有责任把它做好”。

青黄不接,活态传承寻出路

毋庸置疑,在工程技术、建筑技术、民俗文化研究等领域,木拱廊桥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近年来,寿宁县连续向国家申报了营造技艺传承专项保护资金,鼓励和资助民间修建木拱廊桥,先后在犀溪镇西埔村、芹洋乡尤溪村等地新建了多座木拱廊桥,推动技艺在造桥实践中实现可持续的传承发展。

不仅如此,根据“修旧如旧,不改变原状”的文物修缮原则,寿宁县专门聘请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专业人士,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云桥、升平桥、杨梅洲桥、鸾峰桥、大宝桥进行定期修缮和维护,助力乡村振兴。县里还曾举办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与志愿者培训班、廊桥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旨在培养挖掘非遗传承新人苗子。

但一个不太乐观的现实是——作为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长久以来仅流传于闽浙边界山区,匠人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无古建修复资质,而年轻人学习意愿不高,如今正处于青黄不接的传承困境。“举办培训班等活动,有助于提高木拱廊桥非遗传承人群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水平,破解无古建修复资质的尴尬,培养引导更多年轻人加入弘扬廊桥文化的队伍。”郑多雄的徒弟李振说。

李振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是桥梁与结构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现在寿宁县住建局工作。每到周末,他和一帮“小伙伴”就组织起来在闽浙周边采风。“我们中有摄影师、民俗学者以及古建营造者,大家记录廊桥建造、修缮的过程,走访老匠人,探索对这项非遗技艺进行数字化保护。”李振说,他们的团队希望能将木拱廊桥非遗引入高校课堂,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隐身于深山中的古建筑奇葩。

数字化保护,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一种方法和趋势。李振设想,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将现存的木拱廊桥架构分解为一系列部件,以三维仿真图形式记录其空间组成、几何尺寸、材质纹理、物理特性等要素,可以有效保存这些木拱廊桥的具象和艺术风貌,方便公众参观和学习,并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基础影像材料和决策依据。